產品列表 / products
自動除霜:通過快速溫變測試箱內置的紅外霜層傳感器或重量感應模塊,實時監測霜層厚度(精度達 0.1mm),當厚度超過閾值(通常 1~2mm)時,系統自動觸發除霜程序 —— 采用 “電加熱絲 + 熱氣旁通" 雙模式,在不中斷溫變程序的前提下,局部加熱霜層區域(溫度控制在 5~10℃),3~5 分鐘內完成融霜,融水通過導流槽排出,全程無需人工介入。例如廣皓天半導體專用快速溫變測試箱,其自動除霜系統可與溫變程序聯動,在兩次測試循環間隙完成除霜,不占用有效測試時間。
手動除霜:依賴操作人員通過觀察窗判斷霜層狀態,需暫停快速溫變測試箱的當前程序,打開箱門后用專用刮板清除霜層,或啟動設備自帶的 “手動加熱模式"(需持續 15~20 分鐘),待霜層融化并干燥后,重新校準溫場(耗時約 30 分鐘)才能恢復測試。該方式需人工全程值守,且除霜過程中腔體溫度波動可達 ±5℃,需重新預熱才能穩定。
高頻測試場景的核心訴求是 “低停機率、高數據連續性",兩種除霜方式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三方面:

測試中斷風險:自動除霜可在快速溫變測試箱運行中動態完成,例如動力電池 1000 次溫循測試(日均 20 次循環),自動除霜可利用循環間隙(每次循環結束后 3 分鐘)完成除霜,無測試中斷;手動除霜需每 4~6 次循環停機 1 次(單次除霜 + 校準耗時約 1 小時),日均停機時間超 2 小時,測試周期延長 20% 以上,且中斷后的數據銜接易出現偏差(如溫變曲線斷層),不符合 JEDEC JESD22-A104 對 “連續測試" 的要求。
人工成本與操作誤差:高頻場景下,手動除霜需配備專職操作人員(每人最多值守 2 臺設備),單日人工成本增加 300~500 元;且人工判斷霜層厚度易出現偏差(如漏判風道內部霜層),導致溫場均勻性下降至 ±1℃(標準要求 ±0.5℃),測試數據重復性誤差超 5%。自動除霜則通過傳感器精準控制,除霜精度一致性達 98%,無需額外人工成本。
設備損耗差異:手動除霜頻繁開啟箱門,會導致快速溫變測試箱密封條加速老化(壽命縮短 50%),且反復啟停加熱系統會增加壓縮機負荷;自動除霜采用 “局部加熱 + 低功率運行" 模式,設備能耗較手動除霜降低 30%,年維護成本減少約 2000 元 / 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