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列表 / products
從電磁驅動組件來看,高頻電磁振動臺的設計更強調 “高頻響應" 與 “輕量化"。高頻電磁振動臺的電磁線圈采用細徑漆包線密繞工藝,線圈匝數更少(通常僅為低頻臺的 1/5-1/3),且線圈骨架選用鈦合金等輕質高強度材料 —— 這種設計可大幅降低線圈的慣性質量,使其能在高頻下快速響應電流變化,避免因慣性過大導致的振動滯后。同時,高頻電磁振動臺的磁路系統采用高導磁率的釹鐵硼永磁體,磁隙設計更窄(通常小于 1mm),可增強磁場強度,確保在高頻小振幅輸出時仍能提供足夠的驅動力。而低頻電磁振動臺的電磁線圈匝數更多、線徑更粗,線圈骨架多為鑄鐵材質,磁隙較寬(2-5mm)—— 其設計重點在于提升低頻大振幅下的驅動力矩,而非高頻響應速度,若將低頻臺的驅動組件用于高頻場景,會因慣性過大導致振幅失真,甚至引發線圈過熱燒毀。

振動臺面與導向機構的差異,是高頻電磁振動臺適配高頻場景的另一關鍵。高頻電磁振動臺的臺面采用超薄航空級鋁合金或碳纖維復合材料,厚度通常僅為 5-10mm,且臺面面積較小(多為 300mm×300mm 以內)—— 這種 “輕薄小" 的設計可限度降低臺面的固有頻率(高頻臺臺面固有頻率需高于測試頻率的 1.5 倍以上,通常超過 10000Hz),避免臺面自身共振對高頻振動輸出的干擾。導向機構方面,高頻電磁振動臺采用柔性鉸鏈或空氣彈簧導向,無機械摩擦且導向剛度低,可允許臺面在高頻下做微小振幅的快速往復運動,同時有效抑制橫向振動(橫向振動誤差控制在 5% 以內)。而低頻電磁振動臺的臺面多為厚壁鑄鐵材質,面積可達 1000mm×1000mm 以上,導向機構多為滾動軸承或滑動軸承 —— 其設計目的是支撐低頻大振幅(可達 50mm 以上)下的重型負載(可承載數百公斤),但機械摩擦較大,若用于高頻場景,會因摩擦阻力導致振動衰減,且軸承磨損速度會大幅加快,嚴重影響設備壽命。

